透過食養,探索合適的飲食生活方案。

Food for Soul 食養飲食

The Way of Living
食養(飲食調養) 是一門生活的學問,揉合中、西、日 調養概念和實踐方䅁,以「飲食」作切入點,引導我們觀察個人與大自然的關係,認識更深層心身需要,探索生活的可能性,平凡日子感到更自在。

食養探討(1)食材知識(2)自然發酵調味料製造法,從而認識(3)食材本性、(4)配伍及調和方法、(5)烹調法之調和;再以個人及家人(6)身狀況而設計飮食調養方案。

食養是實踐及應用性很高的科目,以日常生活中的食事經驗、多動手、多動腦,多品嘗不同食物及觀察對其氣味、形態、質地、效果等感覺及個人反應,從實踐中學習食養。學以致用,把理性𨍭化為合適個人的日常需要。

例如:透過觀察身體形狀面色,了解我們的臓腑狀況,而調整飲食。

臓腑不平衡所引起失眠、白髮、皮膚狀況、黑眼圈,也可以以醫食同源飲食及身心思想作調理。

remarks:古希臘哲人、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斯(Hippocrates) ( 公元前500年) 提出「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」。

食養學融合了東西方營養學、身心學;以及日本傳統醫食同源概念。它提供一個框架,幫助我們與內在自我,與大自然和諧共處。

食養學是一個整全的系統,學習和實踐其中的原則,可引接我們就營養、活動和生活模式各方面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,以令個人的身心靈,以至社會和環境更健康。45名食養導師在2017年的國際食養會議(International Macrobiotic Conference 2017)上就上述定義達成共識。

International Macrobiotic Conference 2017

東方食養思想

食養概念提到的陰陽調和為基礎,一旦陰陽失衡,人就無法維持體內在的動態平衡,臟腑功能受搗亂而生病。

「養生」一詞出自《黃帝內經》(公元2500年)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出「故智者之養生也,必順四時而適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處,節陰陽而調剛柔,如是,則僻邪不至,長生久視。」《內經》認為,人的健康受眾多複雜的因素影響,除了順應四季時令和氣候、適應周圍的環境、水質和空氣等外界因素之外,個人的情志狀態、起居作息有時,飲食有節制和五味調和、鍛煉身體,保精全神,勞逸房事等因素都相當重要。籠統而言做到調和陰陽,便能使病邪無從侵襲,人就得以延年益人,不易衰老。

其後的食養學研究者除了以中古典的理論和概念作依據,也參考了《道德經》(公元604-531年)和不同經典等。

西方食養思想

古希臘哲人、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斯(Hippocrates) ( 公元前500年)

提出「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」 “Let food be thy medicine and medicine be thy food”。

德國的Christoph von Hufeland

醫生(1762-1836年) 以個人的專業及參考東方哲學醫學,在他的著作《The Art of Prolonging Human Life》( 1797年出版) 中,首次把 古希臘文的“Macrobiotics” 繙譯為英文 :“the art of prolonging human life” (延長壽命的藝術) ,並加以闡釋。他的信念是: 活出整全人生,強調人要抱持幽默感、喜悅和智慧而活,主張全蔬食和恒常運動。他的著作被譯成多種語言,奠下食養學的基石,影響深遠。

近代食養思想

貝原益軒(Ekken Kaibara) (1630-1716年)

日本江戶時代的儒學家,被譽為「食養生活」的鼻祖。他提倡健康由個人掌握,平和的飲食,自制能力、食物、性生活以至個人情緒都是關鍵。他提倡吃全穀物、蔬菜及配合甜酸鹹苦辣五味平衡的飲食,避免攝取高脂肪的肉類及動物蛋白質; 又建議八分飽,煩惱時不食,睡前不食,飯後散步等。

石塚左玄先生(Sagen Ishizuka) (1850-1910年)

本身接受西醫訓練,是明治時期日本陸軍的軍醫及漢醫。他發現西方飲食和西方醫學的不足,這驅使他研究東方經典,涉獵體內礦物質的平衡、陰陽五行和古代東方養生概念等的理論和實踐。也探索飲食與疾病的關係,以及食物與個人身體和情志的關係。他先後提出食育教育,《食養論》與《食育論》之著作,亦是「食養長壽論」發起人之一。

日本人櫻澤如一(George Ohsawa) (1893-1966年)

將前人的理論整合而將食養學發揚光大至歐洲、美國、日本,把食養生活的概念以各國文字表達。他提倡的食養生活就是講求順應宇宙規律,陰陽平衡以及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等理念。他提出健康的七項條件是:不易攰、胃口好、瞓得好、記性好、有幽默感、思想和行動靈活而精準、常懷感恩之心。

我們要做到吃甚麼都不怕會失去健康和快樂的境界,依從別人制訂的飲食法,等於喪失對個人的自主,我們要掌控自己的生命,

我們不因循僵化,但如果沒有基本的原則作依據,任何學問的實踐只流於一種迷信。

石塚左玄先生(Sagen Ishizuka)

櫻澤如一(George Ohsawa)

食養的話

「食養」 Food for Soul 以料理作橋樑……從烹飪的興趣、感受靜心料理及靜心飲食的體驗……慢慢感受烹飪過程的療癒,如有興趣再而探索生命更多的可能性!

我們的氣質、個性、風格、性別、都影響我們的食慾和飲食習慣。 如果告訴自己什麼不能吃、就是內置假設了每個人都一樣,每人嘗試相同的飲食,並產生類似的結果。

我們肯定我們每一個人也是獨特的,沒有兩個一樣的我,一個單一的飲食法不可能合適我一個人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除了學習飲食知識外、學習聆聽身體給我們的信息及其背後意義、提供了自我成長與探索的機會。

找尋「真正原因」?

在我們的習慣裏,我們都喜歡找尋「真正原因」。找尋病源的原因、找尋童年創傷事件、教養方式或工作情況中找原因等等…沒錯只要大家去尋找原因,就會找出原因,但是我們真的找到終極原因嗎?  

我們對因果關係的執着,會阻礙認識任何事情其意圖和目的,如認同事情內在意義,就能引導邁向療癒,也就是要成為更完整合一的我們。

「請不要努力改變飲食及調整生活」

只要觀察我們就能覺察,而覺察力就必然會產生個人的改變。可是任何改變事情的「努力」,只會得到反效果。

如果你晚上企圖希望容易入睡,反而更容易失眠。相信大家也有這些經驗、不是嗎?

「不要努力」就是「試圖阻止」和「試圖強迫」之間恰當的中點。追求與抗拒都不能使我們達到目標。

一個平衡點、平靜就能使事情自然的發生,事情和事件本身都沒有好壞、正負之別,任何評價表示我們還受制於某種特殊的自我評價之中。傾聽心裏面跟我們說的話,才是關鍵所在。

每一個人也是獨特的

平衡點

導師團隊

岸本何穎怡 (Kishimoto Ho WY) 岸本太太

岸本何穎怡 (Kishimoto Ho WY) 岸本太太

食養硏究

  • 修讀企業管理學系。畢業後曾從事航空餐飲企業以及有機食品社企之業務發展。
  • 期後於日本食養專門學校 食養師範科畢業,後遠赴英國進修食養生活,學習從飲食生活認識內在及其背後的深層意義;於香港大學修佛學研究,喜好心理與精神培育。
  • 自2007年實踐「醫食同源」食養飲食;2011年開始在社區中心分享飲食教育、日本傳統料理飲食文化等;現居日本及香港兩地,閑時參與有關身心健康飲食等社區項目,鼓勵善用天賦創造及實踐利己利人 舒心的生活。

心善則美、隨心所欲、享受生活。擅長烹調食材原型原味,從廚房探索人與事,通曉以食物連結身心個人發展,引導自身需要的食養與生活。

黃肇朗 Ringo 先生

黃肇朗 Ringo 先生

輔導心理學家

  •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文學士、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心理學碩士課程
  • 相信「人不是問題本身,問題本身才是問題」,陪伴來訪者重新看見並以自身的優勢和力量渡過困擾
  • 曾服務對象包括同性伴侶、成人、青少年及有特殊教育需要之兒童
  • 曾多年於非牟利機構籌辦生命教育及文化藝術教育活動,並參與教育研究工作
  • 藏書能力超凡,以至於他收藏書籍的速度遠遠超出他的閱讀速度

有禮淡定、理性與感性並重,他的理性以外、還有發自內心那份真誠的同理心、慈悲心、接受心⋯引導我們如何活在當下,建立快樂的習慣。

陳倩玉 醫師

陳倩玉 醫師

中醫師

  •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士及理學碩士學位
  • 提倡慢活人生,提倡醫病必須改變生活習慣,思考對待生活態度,也是治療時的一種取態,認為身體內外為一個整體,提倡病人多以傳統導引方式,作八鍛錦或太極鍛鍊,改善身體健康
  • 創辦慢活醫館,現為慢活醫館主診醫師

剛柔並重、年紀輕輕,選擇了慢活!對生活有自己的看法,喜歡研究筋膜、經絡與身體病痛關係及治療手法。引導我們活學活用、療癒自己。

李家麟 醫師

李家麟 醫師

中醫顧問

  • 行醫十餘年,
  • 以「身心性命」四層理解「人」,著力於「醫哲學」的教育,
  • 提倡醫病而又修身、修身而亦明心、明心而後見性、見性而終知命,
  • 醫學不應只停留在『身體』的層次。

敢愛敢恨、善根爆棚、精通古今中外典故、以幽默風趣手法融入生活。對飲食、生活的觸覺細膩敏銳,引導我們Make sense去選擇生活。

聯繫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