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讀 Food for Soul「食養生活」課程
Our Class
Food for Soul「食養生活」
The Way of Living
Through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Macrobiotics Living, Food for Soul develops co-learning programs to help us preconceive our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, and learn to live a more harmonic life.
顯示所有 6 個結果
報讀 [日本傳統料理] 課程
Our Class
Traditional Japanese Cuisine
現代的日本料理包含了和食、洋食、中華料理、和菓子和洋菓子等,食材和做法也摻雜了外來的飲食文化。而傳統的日本料理基本上用幾款傳統調味料,就可以變化出豐富多樣而味道出色的菜色。日本料理獨特而富精神內涵,因此成為世界級料理,它的調理方法及調味料亦非常值得研究及細味。食品的基本外型、季節聯想、調和學問、造型構思……微妙的變化,帶來不同的感覺。日本料理是成一種專門科目,每一個步驟都含着深重的意思及文化故事。認識了日本料理的文化背景,品味時就更覺地道,只要把心靜下來,就能感受到。
導師團隊

岸本何穎怡 (Kishimoto Ho WY) 岸本太太
食養硏究
- 修讀企業管理學系。畢業後曾從事航空餐飲企業以及有機食品社企之業務發展。
- 期後於日本食養專門學校 食養師範科畢業,後遠赴英國進修食養生活,學習從飲食生活認識內在及其背後的深層意義;於香港大學修佛學研究,喜好心理與精神培育。
- 自2007年實踐「醫食同源」食養飲食;2011年開始在社區中心分享飲食教育、日本傳統料理飲食文化等;現居日本及香港兩地,閑時參與有關身心健康飲食等社區項目,鼓勵善用天賦創造及實踐自己喜愛的生活。
心善則美、隨心所欲、享受生活。擅長烹調食材原型原味,從廚房探索人與事,通曉以食物連結身心個人發展,引導自身需要的食養與生活。

黃肇朗 Ringo 先生
輔導心理學家
-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文學士、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心理學碩士課程
- 以後現代心理治療為主要取向,相信「人不是問題本身,問題本身才是問題」,陪伴來訪者重新看見並以自身的優勢和力量渡過困擾;同時擁有圖式治療之訓練,以協助來訪者處理深層次的心理需要與困擾
- 曾服務對象包括同性伴侶、成人、青少年及有特殊教育需要之兒童
- 曾多年於非牟利機構籌辦生命教育及文化藝術教育活動,並參與教育研究工作
有禮淡定、理性與感性並重,他的理性以外、還有發自內心那份真誠的同理心、慈悲心、接受心⋯引導我們如何活在當下,建立快樂的習慣。

陳倩玉 醫師
經絡導引 導師
-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士及理學碩士學位
- 提倡慢活人生,提倡醫病必須改變生活習慣,思考對待生活態度,也是治療時的一種取態,認為身體內外為一個整體,提倡病人多以傳統導引方式,作八鍛錦或太極鍛鍊,改善身體健康
- 創辦慢活醫館,現為慢活醫館主診醫師
剛柔並重、年紀輕輕,選擇了慢活!對生活有自己的看法,喜歡研究筋膜、經絡與身體病痛關係及治療手法。引導我們活學活用、療癒自己。

李家麟 醫師
中醫顧問
- 行醫十餘年,
- 以「身心性命」四層理解「人」,著力於「醫哲學」的教育,
- 提倡醫病而又修身、修身而亦明心、明心而後見性、見性而終知命,
- 醫學不應只停留在『身體』的層次。
敢愛敢恨、善根爆棚、精通古今中外典故、以幽默風趣手法融入生活。對飲食、生活的觸覺細膩敏銳,引導我們Make sense去選擇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