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師| 心身輔導員 黃肇朗、食養導師 岸本何穎怡

6月4日(五晩)、6月25日(五晩)、6月27日(日午)、7月16日(五晩)、7月18日(日午)、8月6日(五晩)

每人天生具有直覺。從第一次呼吸開始,關心生理需求,追求生活愉悅,尋找有意義的關係,實現事業,乃至到生命的終結,內在直覺猶如指南針,一直指引我們方向。它既先天又個人,既實用又直接。但在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被教育要追求理性以及外在的價值,無意中忽視直覺給自己的叮嚀,造成內心的焦慮與衝突。

大多數人都想以健康的方式進食,但面臨無數的飲食和食物理論,實在無從選擇。我們一般習慣將飲食方式標籤為「好」與「壞」、「正確」與「錯誤」,堅持別人認為「正確」的飲食方式。

但影不離光,當我們越努力堅持,問題就越益增加。 但如果我們能夠穿越這些飲食方式的標籤,找到我們背後的想法,就會探索我們的需要及核心問題。因此,培養及使用我們的內在直覺,能夠協助我們決定需要的食物和生活,得到支持我們的飲食,也能過上喜悅的生活。

課程以食物切入內心的探索。從食物渴求緩衝飲食法,靜心料理感受自己的內在,除了一起享受「いただきます」慢慢咀嚼為自己製作的午餐,導師帶領學習從生活的大小事件中洞察和滿足自己的內在需要,同時學習照顧及轉化痛苦,培養快樂的習慣。

錄播課節主題@線上

Part A 直覺飲食由日常開始

  • A1 生活  Life、飢餓  Hunger、呼吸 Breathing、尊重 Respect、咀嚼 Chewing、直覺和食物互相支持、Review My Diet

Part B 喜悅的生活 The Good Life

  • B1 考慮事項 Consideration、可能性 Possibility、祖先 Ancestors、禁食 Fasting、食慾 Appetite

Part C 食物渴望與背後的想法及需要

  • C1 「慾望」、「上癮」、「成癮」
  • C2 相信我們的直覺 Trust our gut feelings
  • C3 情緒暴食的底蘊
  • C4 自我療癒:自我價值、慈悲的接受自己
  • C5 食物渴求 – 怎麼辦呢? 養活自己的「靈魂食物」+ Cooking Video

Part D 食物渴望對應指引

  • D1 科學對食物渴望的硏究
  • D2 最常見的情緒食物類別
  • D3 學習感受自己,提高快樂與健康指數

Part E 滿足內在需要

  • E1 為甚麼要自我認識?
  • E2 基礎定靜練習
  • E3 覺察情緒、想法、身體反應、行為
  • E4 辨別內在需要
  • E5 滿足內在需要

實體課主題(3hrs*4堂)@荔枝角

  • L1 覺察情緒、想法、身體反應、行為
  • L2 辨別及滿足需要
  • L3照顧及轉化痛苦
  • L4 培養快樂的習慣

食養料理實習(4hrs*2堂)@葵芳

  • L1食物渴求緩衝飲食法
  • L2敏感狀況與飮食配合